中国农资


万象“耕”新 2022中国农资春耕保供稳价系列报道

  • 川农集团:“一条龙”服务让农民种地无忧

    李艳;

    <正>3月16日,一辆货车驶进了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龙蚕镇绍先肥料店,货车上满载着由四川省供销农资集团旗下四川南充邦力达农资有限公司配送的化肥。看着化肥被搬运到门店,林绍先心里终于踏实了。3月中下旬开始,四川省各地陆续进入大田适宜播种期。“我们和南充邦力达公司合作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他们供应充足,质量有保证,价格合理,还送货上门。”林绍先说。

    2022年06期 No.596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天禾股份:“春风行动”助春耕

    天禾;

    <正>当前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为积极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供应“主渠道”、农业社会化服务“主力军”作用,天禾股份自2月21日起全面启动“春风行动2022”春耕保供大型惠农服务活动,天禾各业务单位周密部署、迅速行动,抢抓春耕备耕有利时机,全力以赴抓好农资产品调运供应和农业生产服务工作,让惠农春风吹遍沃野田间。

    2022年06期 No.596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九禾股份:“疫”战到底保春耕

    谷云琴;

    <正>当前,既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生产最繁忙、用肥最集中的黄金季节。“防疫就是命令,保供就是责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误农时,为春耕备耕提供有力保障。”这句话在今年一季度九禾股份有限公司“战疫情、保春耕”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展示。

    2022年06期 No.596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西心连心:“高效协同”为春耕“保驾护航”

    孙立瑞 ;邹思婷;

    <正>时下正值春耕时节,春耕备耕成为全国各地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作为农资行业领军企业,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精心布局南方市场。其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矶山工业园区的全资子公司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在2021年尿素项目投产后继续发力。2021年11月,江西心连心年产20万吨的复合肥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二期20万吨复合肥项目将在2022年投产,进一步提升保供能力。

    2022年06期 No.596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美丰:走村串户忙指导 农技下乡解难题

    陶勇;

    <正>春耕农时不等人。三月份,四川美丰农化服务人员忙碌在田间地头,服务春耕生产、助农增产增收。他们走乡串户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为种植大户解决种植难题,为周边农户普及科学种田的农技知识。3月12日,河北秦皇岛昌黎县的500亩土豆地用上了美丰肥。去年,在四川美丰农化人员的宣传指导下,当地土豆种植大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60亩土豆地里试用了美丰肥,试验效果令他十分惊喜,

    2022年06期 No.596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文:做好春耕化肥保供稳价工作

    <正>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资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铁集团等11部门和单位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方和有关中央企业从化肥产供储销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增强国内化肥生产供应能力、提高化肥及其生产原料运力保障水平、积极做好储备等工作、提高化肥流通效率、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协同配合、

    2022年06期 No.596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氮肥协会发出倡议:增加氮肥产量 保持价格稳定

    <正>近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发布《关于做好春耕用肥保供稳价工作的倡议书》。当前正值春耕用肥旺季,由于多地局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交通管控加强,原料及产品运输受阻,氮肥生产和春耕备肥进度受到较大影响。国内煤价、电价、气价同比大幅提高,氮肥生产成本上涨,市场价格走高,春耕用肥保供稳价工作面临较大压力。为做好春耕氮肥生产供应工作,维护氮肥市场价格稳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向全体会员单位发出如下倡议:

    2022年06期 No.596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资打假为民办实事十项举措发布

    <正>为进一步加大农资打假力度、保障农资产品质量,农业农村部坚持打假劣、优供应、惠民生、促发展,制定2022年农资打假为民办实事十项举措。一是开展农资产品质量大抽查。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采取例行抽查、专项抽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抽检农资产品7万个,对不合格产品,及时依法严查。二是制定一批农资产品质量标准。制定50项农药等农资质量及检测方法标准,覆盖400种产品,完善农资质量标准体系。

    2022年06期 No.596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农资传媒公众号TOP5

    <正>NO.1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将投放市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中化集团、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中国化工建设有限公司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切实保障今年春耕期间农业生产需要。NO.2全国农资打假又要行动了!近日,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供销合作总社等七部门联合召开202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2022年06期 No.596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

    <正>6.3亿亩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十四五”期间,挖潜扩面、提升产能、优化结构,推进多元发展,提高供给保障能力。到2025年,播种面积达到6.3亿亩以上,产量提高到5300亿斤以上,力争达到5550亿斤;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青贮玉米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鲜食玉米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以上。

    2022年06期 No.596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谁来扶稳中国的“油瓶子”?

    魏萌;

    <正>俗话说:“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食用油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中国人的“米袋子”越来越鼓,可以说是“手有余粮,心中不慌”。与此同时,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老百姓对食用油和肉类的需求大幅增加,国内植物源食用油脂和饲料蛋白的供应缺口呈逐年扩大趋势。2021年,我国植物源食用油脂的总需求量达到3650万吨,但国产油料作物产出的油脂量只有2200万吨左右,自给率仅为60%。不难看出,“油瓶子”稳不稳,已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2022年06期 No.59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田作物是农业“本源”

    赵光辉;

    <正>其实,关于大田作物“回归”话题的热度,这几年已在逐渐升温。今春,作为农业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角,大田作物高调站在聚光灯下。《中国农资》记者在今年春耕生产大调查系列报道的开篇报道中,就重点报道了大田作物悄然“升温”现象。那么这个现象有哪些嚼头呢?从我国数千年的农业发展历史看,从世界人口大国对粮食安全的需要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永远是中国农业追求的目标;涵盖了直接供给粮食、油料和衣物原料的大田作物,就是农业价值的“本源”,所以也是农资行业始终如一要重视和加持的产业领域。

    2022年06期 No.59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对伪劣农资说不!

    坤哥;

    <正>好几年没写农资打假方面的文章了,现在看看这些年假冒伪劣有什么新动向,换了马甲没有?江淮中部某县根据举报,现场检查、发现某农资加盟店涉嫌销售劣质肥料。李某等人注册成立了一家肥料厂,2021年1月起生产的三元复混肥不添加钾肥,甚至推出了“低价定制”复混肥,定制款,有创意,可惜没用到正道上。于是大把劣质肥被销往安徽、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涉案金额1400多万元,非法获利数百万元,检察机关已对李某等人提起公诉。

    2022年06期 No.59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起奋“豆” 一起加“油”

    <正>当前,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开展春耕生产工作。然而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全国多地吹响了大豆扩种攻坚战的号角。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是中央对今年农业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多年来,我国大豆产量增长缓慢,对外依存度高达85%,巨大的大豆供需缺口是长期困扰国家粮油安全的“卡脖子”难题。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确保重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供给安全成为首要任务。如何攻坚克难实现“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近日,《中国农资》记者采访了业内相关专家及企业。

    2022年06期 No.596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奋“豆”前行,让“油瓶子”多装中国油

    雷雅茹;张依然;

    <正>《诗经》中曾写到“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菽即是大豆。大豆种植最早起源于中国,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产于中国。公元前2世纪开始,大豆走出国门,陆续传到朝鲜、日本,16世纪传到欧洲,17世纪再传入美洲。20世纪90年代,随着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问世,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率先应用种植,产量显著提高,种植成本下降,成为世界三大大豆主产国。我国大豆种植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大豆早已成为我们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2022年06期 No.596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全力加“油”,做好扩种“必答题”

    魏萌;

    <正>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菜籽油占国产食用植物油的50%以上。油菜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油料作物,具有种地与养地相结合、不与粮食“争地”的发展优势,我国目前油菜常年种植1亿亩左右,但仍有1亿亩左右的冬闲田可以用来发展油菜生产,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大力发展油菜产业,提高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是保障我国粮油安全的重要抓手。近日,《中国农资》记者针对如何破解当前国内油菜产业发展瓶颈、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等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2022年06期 No.596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地双收,打赢扩种攻坚战——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雷雅茹;

    <正>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这一技术对于我国打赢大豆扩种攻坚战至关重要。在大豆播种期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农资》记者采访了这一技术的带头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

    2022年06期 No.596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机”可用,让农民愿意种

    徐晓磊;

    <正>今年是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第一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效解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具装备支撑问题,是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全程机械化实施落地的根本保障。3月30日,在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等单位主办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网络培训”上,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科技推广处处长刘小伟表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种植制度安排。作为一项大豆玉米兼容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技术,今年是第一年在1510万亩的面积上进行推广种植,目前已到播种季节,时间紧、任务重,立足当前,面向长远,要做好机具装备支撑的统筹安排。

    2022年06期 No.596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022春耕生产大调查之二 从耕地质量看“家底”:要从源头守“红线”

    张琴;李阳;

    <正>调查背景: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为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全面掌握我国土壤资源情况,国务院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作为农资行业媒体,《中国农资》多年来一直非常关注耕地质量和耕地保护相关话题,近期,《中国农资》开展了2022春耕生产大调查,特向农资行业发出耕地质量问卷调查。对我国耕地质量与肥料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形成这一调查报告,以便农资企业更好地了解我国耕地现状和“家底”,更有针对性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同时也为全国土壤普查及耕地质量提升贡献媒体力量。

    2022年06期 No.596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惠多利:党员服务队助力梨农增产

    王伟;

    <正>为践行“帮助农户种出更好的产品”企业使命,按照浙江省化肥定额制要求推动配方肥替代平衡肥行动,近日,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党员农技服务队来到浙江省武义县,为当地100多名梨农增产增收贡献力量。惠多利党员农技服务队深入武义梨园,调查梨树种植户种植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及问题,并一一记录。

    2022年06期 No.596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西农资:强化责任担当,牢牢把握为农服务方向

    杨亚亨;

    <正>3月24日,山西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回顾集团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并对2022年工作作出总体安排部署。会议指出,2021年,集团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并认真落实山西省纪委监委和山西省供销合作社的各项安排。集团公司将整治整改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当前头等大事,统筹推进专项整治、从严治社、巡视整改、政治监督、

    2022年06期 No.596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磷化:学习两会精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姜婷;

    <正>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向集团干部职工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要求大家要把两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把学习成效转化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2022年06期 No.596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为“汾酒”订单种植 促原粮提质增产 山西农资高粱专用肥投放市场

    晋农;

    <正>3月25日,山西农资集团携手汾酒原粮公司,在长治市潞城区启动酿酒高粱专用肥市场投放仪式。山西农资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秦瑞霞,汾酒原粮公司总经理李安定,天脊集团副总经理杨福旺等出席启动仪式。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晋北区域尤是如此,常年干旱多风沙,但温光资源丰富。高粱作为一种喜温光且耐干旱作物,在晋北区域可大面积推广种植,加之近年来酿造业对高粱需求进一步加大,酿酒高粱种植业前景可观。

    2022年06期 No.596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磷化集团:重点项目大会战拉开序幕

    文军;

    <正>2022年是贵州磷化集团“工业倍增行动重点项目大会战年”,磷化集团全面梳理集团重点转型升级项目清单,明确重点任务,做好工业倍增行动重点项目大会战目标任务分解,切实抓好落实,全力以赴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达标。目前,贵州磷化集团全体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各大项目现场建设热火朝天。

    2022年06期 No.596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海盐湖与中国移动携手助力“智慧盐湖”

    盐湖;

    <正>3月23日,青海盐湖股份公司与中国移动青海公司举行战略洽谈会,双方就促进联合实验室建设、业务合作、党建合创等相关事宜进行探讨、交流并签订合作协议。盐湖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贠红卫表示,中国移动青海公司与盐湖股份公司长期以来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新形势下,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双方合作能进一步加快盐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脚步。他指出,当前盐湖加快“智慧盐湖”建设,在销售体系改革、

    2022年06期 No.596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祥云与中国电信签约 5G定制网项目启动

    项芸;

    <正>3月28日,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华文与中国电信黄冈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萌,签订5G定制网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掀开了崭新而辉煌的一页,全面启动5G定制网项目建设,为加快祥云“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2年06期 No.596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天脊精准服务保供应

    王爱军;

    <正>农时不等人。天脊集团将化肥稳量保供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化肥销售,科学部署、主动出击、合理布控、全力保供,为春耕备耕提供精准服务。图为销售人员将天脊化肥送至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基层网点。

    2022年06期 No.596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疫”往无前担使命 责任在肩保供应

    <正>三月以来,面对多地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的情况,各地的农资企业迅速调整工作重心,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同时,为了在特殊时期切实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农资企业在做好抗疫防控的基础上,狠抓春耕备耕,并积极协调农资运输物流问题,全力保障市场供应。浙农集团: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三月以来,各地疫情频发,防疫工作难度加大。为此,浙农控股集团下属各有关单位和广大员工自觉服从防疫大局。从春耕农资供应到抗疫物资组织,从员工办公区域的全面消杀到农批市场、住宅小区等城乡居民生活场所的防疫准备,各成员企业按照所在地政府要求,制定相关应急响应工作预案,确保防疫与经营“两手抓、两手硬”。

    2022年06期 No.596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资销量增长,强渠道是前提

    赵程云;

    <正>近段时间以来,钾肥、尿素、氯化铵、磷铵等原料供应吃紧,复合肥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农资销售商、种植大户观望情绪浓厚,出资购肥十分谨慎。农资生产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销售增量受阻的双重压力。当前形势下,农资生产企业要想实现销售增量,增强渠道商实力是一个重要前提。无论外部环境和市场行情如何变化,如何增强渠道实力,始终是摆在农资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2022年06期 No.59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玉:查拳大师的农资经营之道

    王迎新 ;肖松平;

    <正>“老百姓不容易,一年到头收入全指望地里的庄稼。咱做农资生意,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诚信为本,不坑农、不害农,坚决与假冒伪劣产品说不。”这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玉丰农资购销有限公司刘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刘玉是玉丰农资的创始人,也是中国传统拳术——查拳的传承者。他出生于查拳世家,是太和县武术协会会员,

    2022年06期 No.59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书果:天脊肥助力丰收,也成就事业

    穆阳芬;

    <正>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丰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书果是个“老供销”,也是个“老农资”。“现阶段,正是春耕春管吃紧的时候。近期,我们这边的小麦开始追施返青肥。接下来,果树春管、施肥也将陆续开始。”与化肥打交道30多年的董书果,谈起作物和施肥如数家珍。

    2022年06期 No.59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洳全:选对肥,让农民种地更划算

    穆阳芬;

    <正>目前,正值春耕春管的关键时期。在山东济宁,除小麦追肥外,大姜、山药等作物也进入备肥阶段。山东济宁天之脊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洳全和业务员最近一直忙碌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用肥,帮助大家进行小麦春季管理。陈洳全今年47岁,在山东济宁从事农资行业已经20多年。从做业务员销售化肥起,他始终认准“天脊”品牌。

    2022年06期 No.59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液体肥到配肥小站 水肥一体化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访华南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主任张承林

    牛立亭;

    <正>“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水农业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节本增效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现代农业的生产发展中。随着现代农业节水设施的普及,液体肥料作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黄金搭档”,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推进液体肥料更便捷、更合理地对接农业“最后一公里”,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一环。为此,《中国农资》记者特邀华南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主任张承林,共同探讨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落地田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022年06期 No.59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花生高产要“七步走”

    黄修俊;

    <正>“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鲁豫。”马上就到花生播种季节,对种植户来说,没有什么比丰产更重要。花生要想高产,在整地、出苗到成熟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协调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以维持稳长株健不贪青、不早衰状态,达到株多、棵壮、花齐、针多、果多、果饱的要求。具体来讲,做到以下几点能够促进花生高产。

    2022年06期 No.59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时不等人,麦苗“促弱转壮”正当时

    张依然;

    <正>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5个省有1.1亿亩小麦是晚播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播种时间晚半个月左右,由于小麦晚播面积大,目前苗情长势复杂。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农业农村部考察时强调:“农时不等人,现在北方小麦主产区苗情还有提升空间,要通过科学追肥等促进弱苗转壮,加强后续田间管理,确保夏粮丰收。”

    2022年06期 No.59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人机”奋战10天,廊坊绿园科技助力小麦高产

    杜永清;

    <正>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今年小麦苗情长势复杂。对此,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多省相继出台详细的相关配套农业生产救灾补助资金使用方案。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统筹用好政策资金支持秋收和秋冬种生产的通知》要求,河北省财政配套安排农业生产救灾补助资金1.5亿元,用于全省晚播小麦的田间管理,促苗扶壮。当前,河北省固安县的冬小麦正处在返青至起身期,也正是加强管理促进小麦促弱转壮、早发稳长的关键时期。3月21日,固安县农业农村局在小麦田间召开了“固安县小麦返青期‘促弱转壮’统防统治”项目启动会。

    2022年06期 No.59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春暖花开时,谨防“倒春寒”

    <正>编者按“冬虽过、倒春寒,万物复苏很艰难”,倒春寒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威胁,特别是危害果树生产。我国2017年制定出台了《倒春寒气象指标》(GB/T34816-2017)。国家标准规定“倒春寒”是指每年春季(3月-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

    2022年06期 No.59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苹果树预防倒春寒要做到“多重”呵护

    牛晓光;

    <正>倒春寒对果树的危害一般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发生倒春寒的时间、最低温度以及低温持续的时间等。若在果树盛花期发生倒春寒,温度急速降至零下且持续时间长,则会导致果树遭受严重冻害。科学预防“倒春寒”加强果树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性。在前期果树品种选择上建议选抗逆性强的品种,选用适应性和耐寒抗冻能力强、开花相对较晚的树种,一般晚熟品种较抗冻。

    2022年06期 No.59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露地葡萄防冻害技巧

    姚振领;

    <正>葡萄是大众化果树作物。中国从南至北均可栽培,而且最常用的栽培模式是露地栽培,最常用的架形是单篱或双篱架,相对避雨栽培或冷暖棚栽培,此模式节省成本,管理方便,效益也较好。但在北方,有一个最大的栽培隐患,就是葡萄植株安全越冬的问题。因为北方的冬季气温低,而且漫长,春季经常有晚霜危害,所以葡萄冻害时有发生。

    2022年06期 No.59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